紧凑、便捷的监听解决方案:Adam Audio D3V

Pro Tools 专家国际认证等你来拿,年底线上直播课安排公布

FLEA 251 全球赛博黑五狂欢:年度最低价,让经典触手可及

Eastwest 音源大厂空降,限时抄底优惠,编曲音源大全一站式购齐

轻便 + 专业 Carver Saturn II 千元声卡上市首测:打破千元声卡不能兼顾的怪圈

都 2021 年了,你还在被这些错误的混音观念束缚?

TinG 添加于 2021-09-22 ·

分享到微信

共有 2 条评论


今年都2021年了,然而油管、各大博客、社交媒体和音乐社区们还在传播着一些错误的混音建议,我今天实在忍不了了,出来给大家打打假。

尤其是Ins,大家千万别跑到这个平台上面寻求混音建议。因为上面的谬论是一个接一个,我在看的时候尬的都能抠出一栋联排别墅了,更别说好多建议还会误导新手。

大家在看这篇文章时记得时不时回来瞅瞅,因为我会一直更新,建议直接添加书签或保存起来,方便随时复习。

那废话不多说了,我们开始吧!


谬误1:均衡提升或衰减不应超过3dB

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从哪传出来的,但你在很多文章和在线混音教程里都应该有见过。

这条是真误导了大家好多年了。

格莱美大佬工程师CLA大家都知道吧,我可是亲眼见过他给高频提了12dB,最后听起来照样没毛病。

所以给音色做均衡时,无论是提升还是衰减,只要有必要就大胆去做。


谬误2:只用第三方插件混音

这条目前比较有争议性。

但我觉得吧,如果你都不能用宿主自带的插件做好混音,那就没资格用第三方插件。

第三方插件一般都比较进阶,新手用的话会比较容易迷惑,反而不利于做出好的混音,而且也不利于建立起对混音的理解。

而且现代宿主已经发展了好多年了,你根本不用担心自带插件做不出专业的音质。

对于创作过程而言,或许原厂插件和第三方插件各有千秋,但对于混音,原厂插件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。

另外,Ableton的原厂插件有点延迟问题,所以遇到Ableton时你可能需要用到第三方插件来让导出之后的声音保持正常。具体说来就是用原厂插件导出的声音会和宿主里听起来有所不同。

这一点在官方论坛吵得天翻地覆,甚至把有些开发人员气的跑出去直接做了个竞品(也就是Bitwig)。足以见得这问题有多严重,但我感觉Ableton现在好像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?我也不知道。

总之,混音时用宿主自带插件没啥毛病。


谬误3:错误的底鼓和贝斯均衡设置

这条堪称是教科书级别的错误。

首先,我自爆一下,我也经常给别人推荐错误的均衡做法,但这是因为有很多混音师在人云亦云,所以我也跟着人云亦云。

大多数混音师都会建议衰减贝斯的60Hz(或者其它类似的频点),然后提一下底鼓的60Hz;然后再衰减下底鼓的100Hz,提一下贝斯的100Hz。

当然也有反过来的。

这种建议简直是用屁股想出来的,因为贝斯是有变化的,又不是一直只弹一个音。如果你提了100Hz,那某个音符的音量会增大,但是整段贝斯就让你给毁了。

衰减贝斯的60Hz,只等同于将某一两个音符的音量降低,压根不会给底鼓留出多少空间,这样做只会把一条好贝斯给毁了而已。

我们得从根源上找出问题所在。

这也就是第四点要讲的。


谬误4:什么事都交给混音解决

声音对不对是从源头决定的,这一点我再赞同不过了。

千万别以为录音和音色设计的问题能用混音和母带来解决。

如果你要录音,那就在录音环节把声音录好。不管是换麦克风,还是使用不同的采音技术,只要是能提升录音质量的就去做,别想着后面混音时再解决这些问题。

如果你要设计音色或使用采样,那就在做的过程中保证好声音的融合。

比起硬把两个不搭的音色处理在一起,这样做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。


谬误5:什么事都交给母带解决

母带工程师不是来解决录音、制作和混音问题的!

他们的工作是保证混音在各个设备和平台上(比如Spotufy和电台等等)有着稳定的表现,千万别妄想让他们来解决声音不好听的问题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,你给人家的什么素材,最后做出来的就是什么质量,这个道理很简单。

你可以把母带想象成相框,相框并不会改变相片的内容,只是用来隔绝灰尘,或方便挂在墙上和放在桌上的东西而已。

所以别再想着做母带时解决混音的问题了。


谬误6:给底鼓和贝斯以外的所有音色做低切

我的混音太单薄,就是因为这样的建议在满天飞。

混音时,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不要墨守成规。

你做的每一步操作都应该有它的理由。

有一种理由,我听一次笑一次,那就是“混音不需要这个、不需要那个”。说这种话的人真的不是来搞笑的吗?

先别急着抬杠,我不是说不能用低切滤波,只是说别用得太机械,或者用错了理由,就比如上面的“混音不需要这样做”。

我举几个正面的例子。人声一般都是电容麦录的,所以振膜的震动会使低频产生浑浊感,这时就需要通过低切来去除浑浊的部分(这才是因该找的理由),而不仅仅是说你不需要那些低频。

又比如,你搞的是现场录音,那就可能需要在不同的乐器上做些低切。

再比如,你用采样和软音源,那就很大几率不会用到低切。

所以说,该用就用,不要墨守成规。


谬误7:不敢放开用混响

如果你听信了混响不能太大的鬼话,那你的混音就会缺乏深度和反差。

但我可不是说混响要大到把干信号都盖住了的那种程度,只要好听,多大的混响都可以用。

很多音乐风格和大多数氛围音乐都会用到超大的混响。

所以,一切都要以最终效果出发。

谬误8:只用减法均衡

这条建议在30年前还是挺好的,因为当时的软件均衡的提升听起来就像一坨翔一样。

但今天的软件不一样了呀,没理由只用衰减不用提升。

还有一点,那就是衰减和提升操作都会产生相位失真。但不知为何网上总是在说衰减的失真会比提升小很多,甚至没有失真。

这个说法是不对的,甚至对于非对称均衡来说,无论提升或衰减都会产生同等程度的相位偏移,无论如何都不能做到没有失真。你自己随便做个小测试就知道了。

虽说大多数情况我们用的都是衰减,但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操作,它可以让声音更加突出,在混音中存在感更强。


谬误9:移除所有浑浊和有箱体感的频率

我记得某业内知名杂志(是哪家我就不说了),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说建议混音中的所有声音都衰减下300Hz的位置。

我信了,所以我的混音一直在300Hz有所缺失,听起来缺乏中频的样子。

保留一些浑浊的频率有助于混音的整体平衡,没必要把所有声音的300Hz都给衰减了。只有在造成了严重的问题时,或者需要中低频更清晰一些,才需要这样做。

还是前面说过的,不要墨守成规。


谬误10:非Pro Tools不用

这个谬论我听了有十几年了,然而真不是这样的。

实际上混音必用Pro Tools的定律已经被多次证明是错误的了,但总有一些人无脑迷信这软件,觉得不用Pro Tools就做不出好混音。

很多其它的宿主其实会更加灵活,工作流也比Pro Tools更快更舒畅。

在Cubase和Studio One里面只要两秒就能做到的操作,放到Pro Tools里面得用2年。所以Pro Tools在工作流和功能上肯定是有所缺陷的。

还有人争论音质的。30年前的Pro Tools音质确实更好,这是因为专门配了硬件。但现在就不一样了,Pro Tools的声音引擎已经不再是最好的了。

Cubase连续赢得了2014-2017年的最佳声音引擎大奖。而Sutdio One也获得了最佳64位浮点宿主的称号。

所以嘛,不要再盯着Pro Tools不放了,哪个宿主用着顺手就上哪个。


谬误11:认为舞曲就一定要用底鼓给贝斯做侧链

这个需要结合歌曲的目的来看。

如果你要的是抽吸感,那用底鼓给贝斯做侧链没有任何毛病。

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每次都要这样做。

侧链有个缺点我不是很喜欢,它会影响贝斯的音头,或者说瞬态。我觉得加了侧链的贝斯听起来很奇怪。

当今的主流说法甚至会建议给嘻哈的Kick和808做侧链,但我不这么认为,我觉得你应该从声音的源头下手,让声音本身组合起来更加和谐。

当然不是说不能用侧链,我的意思是如果你需要的是抽吸效果,那就可以用。

我个人一直都在用侧链效果,比如吉他和人声在中高频撞了,我就会在2-3kHz的位置给吉他做个闪避,来避让人声。

这样做并不会改变吉他的动态,也不会毁了吉他的瞬态,只是说在人声出现的时候,让吉他的某个特定频段降低音量,而不是整首歌中都都侧链效果。


谬误12:认为耳机做不出好混音

关于耳机混音,在网上有很多实用的工具和资源,尤其是某些公司的定位直接就是帮助音乐人用耳机更好地混音。

虽说用耳机来混音并不是业界常态,但这仍然阻止不了各路混音大神用耳机做出质量极高的作品。

没错,耳机是很难做混音,但这并不意味着做不到混音。

只要你能保证在耳机上做完之后,用尽可能多的设备来播放检查,确保混音在不同音响系统中的稳定表现就可以了。另外别忘了用专业的监听耳机,远离地摊货。


谬误13:只使用一首混音参考曲目

这条我在2020年的时候就听有人在说了,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推荐这样做。

混音时只用一首参考曲目的坏处,是会限制住你的混音思路。

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,如果参考曲目的混音比你的听起来明亮很多,那你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歌曲往那个方向去靠,这样最终会毁掉你歌曲本来的感觉。

在很多时候,混音稍微暗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,因为可以营造出某种特定的情绪或者感觉。

不同的歌曲配器会有所不同,包括录音方式和音色设计方法都会有所不同。

所以,如果你能有多首参考曲目的话,就会知道不同的混音师对同一个音色会有差异化的处理,这样你最终就能选出最合适当前混音方式了。


谬误14:认为压缩量不能超过5dB

如果某个音色的动态特别大,那就需要相应做很大的增益衰减。

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使用串联压缩(串联压缩是指多个压缩器前后相连)。

如此一来就能避免只用一个压缩器时容易出现的过度压缩现象,过度压缩可能会导致信号出现失真。

所以,分多次来压缩可以获得最好的结果。


谬误15:乱推荐乐器和人声效果链

这个在各大社区里非常常见,比如脸书这种的,通常会有小白来问:你最喜欢的人声处理链是怎么做的?

然后就会冒出来一堆“热心网友”分享自己的经验,比如有人会说:“先均衡,再压缩,压缩完了去嘶声,最后再加个失真和混响”。

然后又会有人说:“我更喜欢让压缩在均衡前面”。

看我的一脸问号???

每首歌都是不一样的,适合某首歌的设置不一定代表着适合所有歌曲。每个混音都需要有一些不同的处理手法,或者说效果链。

不管均衡和压缩谁在前谁在后,都要根据录音情况、音色设计的情况和最终目的来决定顺序。

另外在有人说自己的人声混不进去的时候,也会跳出来一堆“带师”给你指指点点,他们会积极推销他们自己喜欢的效果链,或者混音技巧,但唯独不会结合你的具体素材情况去认真推荐,所以这些建议说到底还是只适合他们自己的歌曲。


谬误16:认为底鼓、贝斯和人声必须保持单声道

把歌曲中重要的元素比如底鼓、贝斯、人声和军鼓放到声场的正中央,可以是说是一种非常保险的做法,因为这样可以让以上音色在各种音响系统中都保持住主要地位。

但这可不是说你在录音的时候也要录单声道的。

重点在于用单声道音响系统播放混音时,不让这些重要音色消失掉,或者说听起来很远的感觉。

你当然可以把人声做成立体声的,只要混音到位,放到单声道里听着照样没问题。底鼓、贝斯和军鼓同理。


谬误17:从来不用极左和极右声像

实际上立体声场是非常开阔的,一般来讲只要能想办法把声场填满,最后都会获得不错的效果。

使用极端的声像设置,可以帮助打开混音的空间,提升清晰度,所以你大可放心把某些声音放到极左极右的位置上去,这样就能获得更开阔的混音。

但一定要确保这样的混音在单声道时也能有很好的效果,毕竟歌发出去了,别人用什么设备和环境来听都是有可能的。

比如某些夜店的音响系统会把左声道和右声道放到不同的区域,如果你的混音在转换成单声道时有问题,那听起来就会变得非常无趣。

甚至你还会遇到俩人听同一个耳机的情况,一个听左耳朵一个听右耳朵的那种。

所以确保自己的混音在单声道时的表现极其重要,尤其是在你使用了极端的声像设置后。


谬误18:只用耳朵混音而不用眼睛观察

有些人明明台子上摆着频谱仪和VU表,还要说什么“混音只能用耳朵来做”这种鬼话。

耳朵和眼睛一起用,才能做到最好的混音结果。

这个在处理波形时也是一样的。

有的时候用眼睛辅助,会让你“听到”只用耳朵听不出来的细节。

虽说眼睛有时候也会欺骗你,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用眼睛去观察,而是说你应该大部分时间用耳朵去混音,个别时候用眼睛辅助观察下就可以了。


谬误19:不做总线和分组就浑身难受

最近这个现象很严重,我见好多人都建议说你必须把声音单独分组。

但Leslie Brathwaite,也就是Cardi B的混音师,在混音时完全不用分组功能,当然他在给其他人混音时也一样。

而且不是只有Leslie Brathwaite一个人这样做,很多其它混音师也不用分组或总线,然而照样能做出顶级质量的混音。所以,分组或总线并不是非做不可。


谬误20:混音时不敢放开用压缩器

混音时使用总线压缩是没有任何毛病的,当你喜欢它的音色时就更应该这样做了。很多混音师都会积极使用总线压缩,甚至有的人还会进一步加限制器。

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用压缩干嘛的话,那留给母带工程师来做也是不错的选择。不过如果你熟知某个压缩器,并且喜欢它的声音的话,那就用!

只要不把动态压坏了,用来塑造音色特征或粘合混音都是可以的。


总结

音频工程师的第一条原则就是,如果理由足够充分,那么没有什么规则是不能被打破的。如果你需要衰减15dB之多来达到某些目的,那做就完事了。

这些只是我在今年听到的各种谬论的一部分,后面如果发现更多的话我也会持续更新。

如果有哪些戳中了你,或者提醒到你的,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积极讨论!


本文出自《midifan月刊》2021年09月第186期

 

可下载 Midifan for iOS 应用在手机或平板上阅读(直接在App Store里搜索Midifan即可找到,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直接下载),在 iPad 或 iPhone 上下载并阅读。


共有 2 条评论